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九--朱立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9-01-07
应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与“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陈光杰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朱立平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研究的历史、成就和发展态势
报告时间:2019年1月10日 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同析1号楼二楼报告厅(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研究的历史、成就和发展态势
报告时间:2019年1月10日 上午10:00-11:00
报告地点:云南师范大学同析1号楼二楼报告厅(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专家介绍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研究领域包括:1、全球变化的陆面响应过程与机制(主要从地貌演化和湖泊沉积角度);2、冷区岩石风化过程与机制等。
主要表现与科研业绩:
1、青藏高原隆起与第四纪相关沉积研究:通过对西昆仑山北麓叶城地区第四纪粗砂砾石层进行机械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从沉积的角度再次否定了第四纪早期青藏高原存在有大冰盖的观点。该套沉积反映了第四纪以来昆仑山隆起的阶段性和加速性。
2、寒区地貌冷生风化研究:应用新技术手段开展了以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的寒旱地区岩石风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认为冻融作用、盐分影响和热力破坏同为寒区岩石冷生风化的主要机制。盐分的影响是叠加在其它两种作用之上的。同一类型的岩石中,有先成破坏的岩石比其它的更易遭受风化。
3、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演化研究:认为高原湖泊经历了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5个演化阶段,反映了高原隆起前后其自然环境由受行星风系(西风带)控制到受季风影响的演化过程。
4、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地区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连续记录,反映了该区150年来的气候环境经历了小冰期余波影响及其完全消失的变化过程。不同水深的湖泊水岩界面样品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湖泊水深条件下发生的沉积,其湖芯样品才能具有稳定的环境指示意义。藏南沉错湖泊岩芯研究,确认了隋唐暖期、中世纪暖期和16世纪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事件,划分了650 AD以来沉错湖区的冷暖变化阶段和相对强度。首次在青藏高原南部获得两万年以来连续的湖泊沉积物,恢复的环境变化序列显示其与全球变化的一致性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研究领域包括:1、全球变化的陆面响应过程与机制(主要从地貌演化和湖泊沉积角度);2、冷区岩石风化过程与机制等。
主要表现与科研业绩:
1、青藏高原隆起与第四纪相关沉积研究:通过对西昆仑山北麓叶城地区第四纪粗砂砾石层进行机械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从沉积的角度再次否定了第四纪早期青藏高原存在有大冰盖的观点。该套沉积反映了第四纪以来昆仑山隆起的阶段性和加速性。
2、寒区地貌冷生风化研究:应用新技术手段开展了以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的寒旱地区岩石风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认为冻融作用、盐分影响和热力破坏同为寒区岩石冷生风化的主要机制。盐分的影响是叠加在其它两种作用之上的。同一类型的岩石中,有先成破坏的岩石比其它的更易遭受风化。
3、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演化研究:认为高原湖泊经历了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5个演化阶段,反映了高原隆起前后其自然环境由受行星风系(西风带)控制到受季风影响的演化过程。
4、青藏高原第四纪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地区高分辨率的湖泊沉积连续记录,反映了该区150年来的气候环境经历了小冰期余波影响及其完全消失的变化过程。不同水深的湖泊水岩界面样品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湖泊水深条件下发生的沉积,其湖芯样品才能具有稳定的环境指示意义。藏南沉错湖泊岩芯研究,确认了隋唐暖期、中世纪暖期和16世纪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事件,划分了650 AD以来沉错湖区的冷暖变化阶段和相对强度。首次在青藏高原南部获得两万年以来连续的湖泊沉积物,恢复的环境变化序列显示其与全球变化的一致性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欢迎全校老师、同学踊跃参加!
相关文章
- 2022-05-15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
- 2022-03-10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
- 2020-12-25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
- 2020-12-25 “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
- 2021-10-10 地理学部学术讲座--张运林 研究员